人才培养
官网首页 > 人才培养 > 正文

校院联动,提质增效!线上教学第二月巡礼——米兰平台,米兰(中国)在线教学质量报告(第二期)

发布时间:2020-05-06    来源:米兰平台,米兰(中国)     点击数:

线上教学进入第二个月以来,学校深入贯彻落实“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要求,严把质量关,从“能开课”到“开好课”,紧紧围绕“质量”引导教师“教”和学生“学”,师生连线、校院联动,不断提高线上教学质量和效果,更好地实现了教学效果不减、教学质量不降、学生收获不少。

一、近一个月在线教学运行基本情况

(一)在线教学总体运行情况

323日—430日,学校线上开课806门,共计1652门次。开课教师705名,累计授课8391人次,在线学习学生9629名,累计线上学习577725人次,平均到课率99.26%

学院

在线开课门数

开班数

授课教师人数

文学院

90

141

70

外国语学院

77

197

85

信息工程学院

83

101

73

机械与材料工程学院

75

102

62

化学工程学院

57

70

35

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

47

52

43

学前教育学院

47

201

63

师范学院

49

160

43

经济管理学院

65

79

40

历史文化旅游学院

61

70

38

艺术学院

103

147

73

马克思主义学院

22

99

39

体育学院

30

233

41

1各学院开课情况

(二)在线教学平台使用情况

在最近一个月的线上教学运行中,513门次课程使用超星学习通授课,占总门次的31.1%309门次课程使用腾讯课堂和腾讯会议,占总门次的18.7%257门次课程使用钉钉直播,占总门次的15.5%201门次课程使用QQ群直播,占总门次的12.2%174门次课程使用智慧树,占总门次的10.5 %;另有198门次课程使用微信群、U校园、中国大学MOOC以及其他平台,占总门次的12.0%

2在线教学平台使用情况

数据显示,经过前期的实践摸索,超星学习通、腾讯课堂、钉钉、QQ群、智慧树成为我校师生普遍选择的较为稳定的授课平台。

二、学校主导、多措并举

(一)持续加强常态化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工作

学校坚持“日统计—周汇报—月反馈”的常态化在线教学质量监控制度。各教学单位每日统计在线教学信息并上报教务处备案;教务处每周发布在线教学简报,各教学单位每周召集教学例会,交流线上教学经验,加强线上教学研判,及时总结经验;教务处每月根据问卷调查结果和校级教学督导听评课情况撰写并发布在线教学质量报告。学校在常态化监控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在线教学质量监控与研判,4月初组织各二级学院总结在线教学阶段性工作,提炼经验、反思问题,梳理下一步改进工作思路。

(二)持续开展校院两级教学督导线上听评课

学校持续开展督导听评课活动,近期校院两级督导参与听评课累计100余门次,督导听评课重点关注线上教学的改进点,对教师的建议主要集中在关注学生学习效果、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增强课堂讨论实效等方面。从督导听评课情况来看线上教学整体评价较好,教师准备充分,课堂教学形态多样,学生适应良好。


(三)以学生为中心开展第二轮在线学习情况调查

在开展首轮校院两级在线教学组织实施情况和听评课反馈情况问卷调查的基础上,秉承“学生中心”理念,开展了第二轮问卷调查活动,重点关注在线教学问题改进情况和学生在线学习的主观体验,问题涉及在线学习整体效果、有效互动方式、自主学习体验、在线学习困难及问题等,实时动态掌握在线教学具体情况和学生诉求。本轮问卷主要面向学生,参与学生9517人。

三、学院主体、开拓进取

(一)抓落实促质量。各学院严格按照学校部署,稳步推进,积极落实,充分发挥质量监控与保障主体性,及时完善在线教学管理及质量监控机制,理清工作思路、明确工作要求,确保疫情防控期间教学质量不降低。

外国语学院“三系一部”坚持每周组织教师开展线上集体备课和教学研讨,坚持“高度凝炼,精讲多练,多元互动,强化过程管理”的线上教学理念,将线上精讲与线下大量而有效的语言技能训练有效融合,将学生线下自主预习、复习与师生线上互动答疑有机结合,构建了线上教学质量问卷调查、任课教师和辅导员每日学情反馈、督查检查互补结合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为实现线上线下教学“同质等效”提供了有力保障,有效确保了语言教学的效果。

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创新14联”质量监控联动机制,成立以院长和书记为第一责任人的领导小组,分设教学舆情应对小组、教学运行小组、学生保障小组、教学条件保障小组和网络协调工作小组五个专项小组,通过课前学院审核,课中系部自查,课后质量评价的闭环体系,采用学院、专业、教师、学生的四级联动机制,充分发挥学院教学管理委员会和质量监控小组的管理和督导作用,逐渐形成“14联”质量监控联动机制,保障疫情防控期间线上线下教学实质等效。

学前教育学院按照“一课一策”的基本思路,分步骤抓好建课准备—建好课程—课程试运行—正式开课—开课后优化”五个阶段工作。学院领导班子成员、系部主任、教研室主任、教学质量监控委员会全体成员坚持不定期听课制度,建立教学副院长—系部主任—学工办主任—教学秘书—各班学习委员共同组成的线上教学信息沟通群,结合学院自编“线上教学备案表及时掌握每日线上教学动态,保障教学信息沟通渠道畅通,加强远程指导。同时,在学院90%以上的课程均已于上学期建好线上课程的成熟基础上,定期开展“云教研”线上研讨与经验分享活动,促进线上教学互助互益。

师范学院基于借助网络优势,力争实现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实质等效和危机转化为契机,转变教育教学理念两大目标,加强线上教学的管理和指导。不仅重视对教学技术的指导培训,更加强对网络环境下教学改革的研究。对不同类型的课程进行分类研讨,分别指导。针对实践性强的技能类课程,利用小视频、微课等形式解决无法面命耳提指导的问题,教师通过修改学生微课,自己做与学生相同内容微课等方式,纠正实践技能的偏差,给学生提供标准的示范,指导学生教学技能的提高。

机械与材料工程学院成立线上教学质量监控工作小组,形成多方位线上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学院领导班子成员加入教师在线课堂,每周听评课至少1门次,系主任至少听评本系线上直播课程1门次,其他教师至少听评全院教师线上教学课程2次课,学院教学督导每周听评课2门次以上。每周定期召开线上课程质量反馈会议。同时严格线上教学的学生过程参与和课堂管理,开展了不同形式的线上阶段性测试。

体育学院根据专业课程教学工作特点,提出“两大块,四方面”的线上教学整体工作方案,即公体、专业两大块,场地器材依赖型项目、非场地器材依赖型项目、专业实践型课程、专业理论型课程四个方面,分别提出了不同的线上教学要求。学院召开线上教学专题工作会,明确组织机构、厘清人员分工,全院总动员,全力克服体育课程线上教学难度大的问题。建立并完善线上教学督导体系,制作线上听课记录模板、学生信息反馈模板,要求教学委员成为线上教学督导员,每周听课不低于2课时,需兼顾专业课和公体课;教师每周听课不少于1课时,专业课和公体课交替进行,为把控教学质量保驾护航。

经济管理学院严把线上教学开课关。学院精准排查摸底,根据课程实际情况分期开课,成熟一门开设一门。学院多次征集教师开展线上教学的相关信息,所有课程开课前需提请教学工作特别委员会进行线上授课资源、课程模式和在线授课条件审核,组织课前测试和试讲,试讲后方可开课。前期开设课程主要集中在有教改支撑的或已在建的相对成熟课程,后期部分实习实训类课程利用外网开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部分不需要特定实验室的实训类课程自选多种形式完成,目前已实现所有实验实训课程的线上进行。

(二)以创新促发展。在确保线上教学质量不降低的基础上,各二级学院积极开拓工作思路,创新工作形式,从教学组织管理、课程建设、思政育人到实践教学环节设计、学习效果评价方式创设等各个方面积极探索,不断推进在线教育工作持续改进提升,全力推动防疫期间教育教学各项目标任务达成。

化学工程学院“云见习”。在疫情期间无法实现课堂实地教育见习的情况下,经过多方沟通、积极接洽,化学工程学院17级化学专业学生于第七周陆续进入不同学校高中班级在线课堂,参与见习班级QQ群课堂和QQ群在线互动,教师教育课程中的教育见习环节实现了远程教学、小组研讨等多种方式的结合,目前已参加见习的课程涉及西安市、榆林、辛集三地。这场特殊时期的特殊见习,不仅仅保证教育见习目标的基本实现,专业实践教育基地的稳定和扩大,更大大开拓了学生的教育视野,激发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未来师者教书育人的深刻使命感。

信息工程学院课程建设显成绩。学院于课程建设“长处”着眼,于线上教学“近处”入手,将此次教学方式的调整和学院一流课程建设、教学方式改革、教学能力提升和现代教育技术的长远工作结合起来,积极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改革,丰富了线上教学平台的课程资源。开课以来,学院仅在超星泛雅平台上运行的课程门数144门,各类资源数量103004,教师周访问量6240次,均列全校各二级学院第一名。学院也将以此为契机,加大投入,分类管理,以显著提升学院的课程建设水平为目标,培养和建成更多高水平一流课程项目。

文学院“课程组”注入基层教学组织新活力。4月份学院积极组织基础通识类、文学类、语言学类、中学语文教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秘书专业、广告专业和戏剧影视文学八个课程组开展网络教研研讨,总结优化网络教学模式、教学活动设计与实施、线下教学质量评估等,探讨不同课程类型适合的网络教学共识。课程组作为文学院建立基层教学管理新模式的积极探索,是激活基层教学组织活力的有益尝试,发挥课程组在落实教学任务、促进教学改革、课程建设、学科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各项工作中的引领作用,实现各项教学研究活动的真正落地。

历史文化旅游学院“双线双通”有创意。学院通过“双线”即利用智慧树线上课程平台做视频学习,同时利用对分易线上教学平台做教学安排、布置作业和开展小型讨论,两者相互配合;通过“双通”,即通过提供word文字资料与视频语音资料互通互补,通过教师辅导和组织讨论与学生互动交流,提高线上学习效果。推行“五步线上教学法”,即课前引领—直播授课—答疑研讨—课后拓展—单元考核。明确线上课教学设计“八段锦”,即课前明确学习目标—案例引导学习任务—线上直播教学重点—自主学习巩固知识—课后拓展提升技能—研讨分享学习成果—单元检测反馈效果—教师点评答疑解惑,保证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马克思主义学院形势政策见战“疫”。全院上下充分践行思政人的职业使命与担当,把握防疫期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机遇和需要,迅速出台《米兰平台,米兰(中国)马克思主义学院防疫期间思政教育进行时活动实施方案》《米兰平台,米兰(中国)马克思主义学院防疫期间全校思政课在线教学实施方案》等,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护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确定“战疫我们在一起”的形势政策第一讲主题,通过防疫阻击战引发大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观念、责任与使命意识,增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与理性认同。

艺术学院实践性教学有设计。针对课程实践性极强的特点,学院设计线上授课的要求与方向,将互动、答疑、指导环节作为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明确线上课程必备资料与元素,要求“讲授+实操”类技能课程资料应明确并充分体现体现出“示范+作业反馈+修正指导示范”的因素,资料形式根据专业特点自行决定,视频、音频、图像、文本皆可,示范部分提倡自制,非自制亦可。经过以上要求,艺术学院网络授课模式的引入丰富了课堂教学,学生学习知识的渠道不仅仅来源教师的讲解,还可以通过网络,拓宽知识的渠道。

四、质量提升、成效显著

(一)在线教学质量显著提升。第二轮调查问卷结果显示,有87%的学生认为至少有一半以上的在线课程教学效果很好;78%的学生任务线上教学进度安排合适,可以跟得上教学进度和节奏。经过两个月来师生共同积极探索和及时调整,在线教学质量获得显著提升。

            3学生认为在线教学整体效果

4学生认为教学进度和节奏情况

   (二)在线教学方式认可度显著提升。对疫情结束后,更愿意选择的教学方式的选择上,87%的学生表现出对线上教学的认同,其中57%明确表示更愿意选择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对比线下教学效果,57%的学生认为线上学习效果不一定比线下学习效果差。学生学习体验好感度明显上升,对在线教学方式接受度和认可度有较大幅度上升。

              5疫情结束后更愿意选择的教学方式

6对比线下学习,学生在线学习的效果

    (三)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显著提升。74%的学生认识到自主学习能力及习惯对在线学习效果的影响较大,70%的学生每个线上学时对应的线下自主学习时间在2个小时以上,94%的学生对于教师布置的在线学习作业,大部分能够独立完成;76%的学生能够主动回答教师问题或主动向教师提问。数据显示,针对第一轮调查后反映出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较差问题,在第二阶段的线上教学中得到了较好的改善,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得到有效培养。

7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及习惯对学习效果的影响

8学生每个学时对应线下自主学习时长

                  9学生完成作业情况

10学生主动与教师课堂互动情况

五、查漏补缺、提质增效

(一)在线教学平台建设及服务保障

学生认为在线学习时,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中比例最大的两个是网络拥堵和在线学习平台和设备的操作难度大。尽管教学平台技术支持服务有了很大改善,但线上教学平台的稳定性仍然是影响在线教学的最主要因素之一。

11学生在线学习期间遇到的最大困难和问题

下一步要继续加强与平台方深度合作,充分发挥已建立的四大网络教学平台教学保障服务群的功能,协调相关技术人员提供“驻场”服务,随时解决师生教学、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加大其他平台的培训力度,就师生关切问题,提供针对性指导和培训。各学院进一步优化教学安排,尽可能缓解师生教与学的压力;教师优化授课方案,提前做好线上教学备用方案和备选平台,谨防平台及网络问题导致教学事故情况。在“后疫情”时代,我们需要思考如何切实的大力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探讨开发校本在线教育平台的可行性与必要性。

(二)在线教学设计及课堂教学组织管理

线上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否在课前及时告知课程教学安排、教师课前准备是否充分、课堂互动是否充分、教师选择的在线教学方式、学习资源是否充足、教师是否及时答疑和辅导等是影响在线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

下一步学校及学院要继续组织建立有效的教研机制定期开展教研活动,整合经验、分享技巧;开展教学内容重构、教学理念更新等方面的针对性培训,协助教师及时拓展教学思路,调整教学策略,提高信息素养和信息化教学能力。教师要结合班情和学情及时调整课程教学设计,合理安排课前预习、课后复习任务量,合理设计互动和集中答疑辅导,增设课程和章节回放功能等,及时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在学校教育教学重点工作中要继续加大加快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力度,进一步鼓励教师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改革,立项建设一批校级一流课程,大力推进“互联网+”模式下的教育教学改革。

(三)在线教学质量监控方法与力度

完善常态化在线教学质量监控机制,定期开展教学监督检查,实时掌握线上教学动态并及时作出调整,是确保教学进度和质量,保证在线学习与线下课堂教学质量实现等效的重要途径。

下一步要继续加大原有线上教学质量监控与反馈力度,继续充分发挥二级学院质量监控主体作用;发挥校院两级督导作用,常态开展教学督查;定期开展调查活动,动态监测在线教学实施状况等。在此基础上要进一步细化质量监控目标任务,开拓质量监控新方式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监控信息化水平,充分介入并利用现有教学平台监测系统,利用大数据实时监测教学运行,将教学质量监控的重点从在线教学的整体效果和宏观状况向每门课程及课堂教学的具体问题深入。

结语:

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在学校的统筹部署下,全校师生共同践行初心使命,发扬笃学躬行精神,牢固树立质量意识,将教学质量保障和提升的实施过程细化到每一门课程、每一堂课。防疫、教学两手都要硬,我们在行动。


关闭